受体和配体(药物或内源性物质)结合后,是怎么发挥作用的?是怎么改变构象的?

2024-11-19 阅读 9
更新于 2024年11月21日
受体和配体(包括药物或内源性物质)结合后,药物通常通过与受体的结合诱导受体发生构象变化,从而触发一系列生理效应。具体来说,这一过程涉及到化学变化和受体构象的调节,下面是一些详细的机制:
1. 药物与受体结合药物(配体)与受体结合的过程通常是通过受体表面的结合域(结合口袋)和药物的药效团(能够与受体相互作用的特定结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通过与受体的特定氨基酸残基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配体-受体复合物。药效团的结构决定了药物的选择性和亲和力。常见的结合方式包括氢键、离子键、疏水作用和范德华力等。
2. 构象改变当药物与受体结合时,受体的构象会发生变化。这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因为受体的功能是依赖于其三维结构的。受体通常是具有一定灵活性的蛋白质,可以在不同的状态(如激活态、抑制态等)之间转换。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受体可能从原来的非活性构象(如静止态)转变为活性构象,或者在某些情况下,药物结合后可能使受体从一个活性构象转变为抑制构象。
3. 化学变化与构象改变受体构象的改变并不是单纯的电子云重新分布,而是更为复杂的过程。药物与受体结合会通过以下机制影响受体的结构:
诱导契合模型(Induced fit model):这个模型认为,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受体的结构会发生适应性调整,呈现出一种适合药物结合的构象。这种构象的改变可能涉及到受体上氨基酸侧链的位置变化,或者更大的二级结构或三级结构的变化。锁钥模型(Lock and Key model):在这种模型中,药物和受体之间有一个预先存在的相互补充的结合位点,药物进入后没有太大的构象变化。但实际上,即使在“锁钥”模型中,也可能会有细微的构象适配,尤其是在药物分子相对较大时。药物与受体结合后,药物的电子云分布可能会对受体的电子结构产生影响,导致受体的某些氨基酸残基发生极性变化或电荷变化,这可能会进一步推动受体构象的调整。
4. 电子云排布与构象变化在药物与受体结合时,药物分子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确实可能会引起电子云的局部调整。例如,药物分子可能通过其化学基团影响受体上某些氨基酸残基的电荷分布,从而改变受体的构象。通过这种方式,药物不仅通过简单的结构配对,还能通过电子效应引起受体的“重新折叠”或改变其活性状态。
这种变化并非简单的电子云排布改变,而是分子层级上的结构调整,可能涉及到受体的二级结构(如α螺旋、β折叠)和三级结构(整体的折叠形式)的改变。这种构象变化会导致受体的活性中心发生变化,从而启动信号转导,最终产生生理反应。
5. 受体激活后的信号转导构象变化后,受体通常会激活内部分子机制,如G蛋白偶联受体(GPCR)可能会通过G蛋白传递信号,或酪氨酸激酶受体(RTK)通过磷酸化反应激活下游信号通路。这种信号转导是生物反应的基础。
总结来说,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受体发生的构象变化不仅是由电子云的重新分布引起的,还涉及到受体内部的结构调整。这种构象的改变通常是复杂的,可能包括氨基酸残基的位移、二级结构的改变以及受体功能域的激活,从而导致细胞内信号通路的激活或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