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加rag做特定领域的问答作为硕士毕设怎么样?

2024-11-19 阅读 10
更新于 2024年11月22日
单纯做完一个包含了某领域的问答,包括使用了RAG,就是简单的完全用现有技术攒一个的过程,只能算是自己一个大练习、据此明白了一些事情而已,没有自己的研究、没有创新,似乎太单薄了的,当然看你们学校是否也能够清晰这点、对原创有多高的要求了。
而如果深入了解一下RAG,不仅去用,还去质疑它的理论基础,例如它和LLM有怎样的互动、怎样互补,其实你也就必须深入了解LLM的部分原理了。然后外部建模过程中,包含了这种“鼓励”二者互补的部分,再看看实验效果,也许就好很多了。也并非大力改进RAG,而是有些理解基础上的小改善,就不错了。
或者面对“不同”领域问答时RAG为什么会有不同效果的分析?
仅仅做出来肯定是不能作为硕士毕设的,更像一个本科的要求。硕士毕设至少还是要有一些方法上的研究和创新的。
首先,大模型加 RAG 的结合,本质上是“检索+生成”的模式,但这并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起点。你可以尝试从理论层面去挖掘,比如探讨 RAG 的局限性:为什么它在不同领域的问答效果会有差异?这种差异是否来源于检索阶段的噪声数据、模型理解的偏差,还是生成阶段的知识迁移问题?进一步地,你可以设计一些实验,去验证并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
例如,可以从领域语料的结构化程度、语义复杂度、知识嵌套深度等角度,构建一个理论框架,解释为什么 RAG 在不同领域表现不同。这种理论层面的思考,能够显著提升你的研究深度,也为后续改进模型提供了依据。
其次,方法上的创新也很关键。简单调用现成的 RAG 框架未免太过“工具化”。你可以试着在以下几个方向上做些突破:
改进检索模块:传统的 RAG 依赖于向量数据库和语义搜索,但检索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生成的质量。是否可以引入动态加权机制,或结合领域特定的知识图谱,提高检索的精准性?优化生成阶段:大模型生成的回答有时会“自信满满地胡说八道”。是否可以在生成过程中加入领域约束条件,或者结合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让回答更加严谨?构建新型交互模式:目前 RAG 主要是单向问答,用户提问,模型回答。是否可以设计一种更具对话性的交互,让用户在多轮对话中不断引导模型完善回答?这不仅提升了实用性,也增加了研究的趣味性。最后,还可以考虑多学科交叉的创新。例如,将 RAG 应用于教育领域,帮助学生进行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但同时结合心理学理论,分析用户对回答质量的满意度,或研究模型输出对用户学习效果的影响。这种跨领域的尝试,不仅让你的项目更具吸引力,也能体现出你的学术视野和创新能力。
以大模型结合 RAG(检索增强生成)技术构建特定领域问答系统作为硕士毕业设计选题,颇具价值与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