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论」有哪些理论缺陷?
2023-04-23 阅读 64
「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认为商品价值的来源是劳动力,而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力来获取利润。但是,「剩余价值论」也存在着一些理论缺陷,具体如下:
1. 忽略了生产资料的价值贡献:「剩余价值论」只关注了劳动力对商品价值的贡献,却忽略了生产资料对商品价值的贡献。例如,机器、原材料等生产资料也可以通过加工、改造等方式增加商品价值,但「剩余价值论」未能充分考虑这一点。
2. 忽略了市场需求的影响:「剩余价值论」假定商品价值完全由劳动力决定,而忽略了市场需求对商品价值的影响。实际上,市场需求是商品价值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如果市场需求不足,即使商品的生产成本很高,其价值也会下降。
3. 未能考虑技术进步的影响:「剩余价值论」假定生产力水平不变,而未能考虑技术进步对商品价值的影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成本可能会下降,商品价值也会相应减少。
4. 忽略了非劳动因素的作用:「剩余价值论」只考虑了劳动力对商品价值的贡献,而忽略了其他非劳动因素对商品价值的影响。例如,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政府的政策干预等都可能影响商品价值。
因此,尽管「剩余价值论」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理论,但它也存在着一些理论缺陷,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修正。
更新于 2023年0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