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素质的提升是否已经达到了用户的感知极限?

2024-11-19 阅读 17
更新于 2024年11月22日
视网膜屏,就像个窝窝头,能吃饱。
而2K屏,是一碗兰州拉面,更好吃了,有肉。
2K+高帧,是一只烧鸡,又香又好吃。
2K+高帧+高对比度+广色域+HDR+高色准+低蓝光,等等等等等技术加持,吃得越来越好了。
不能只说吃得饱就行了。
并没有,且远远没有达到用户的感知极限——
现阶段,哪怕你使用某品牌 16 Pro Max :
6.9 英寸 OLED三星 M142868*1320 分辨率120Hz ProMotion 自适应刷新率HDR 显示原彩显示广色域(P3)200万:1对比度(典型)1000nit 最大亮度(典型)1600nit 最大亮度(HDR)2000nit 峰值亮度(户外)这块顶级屏幕,其 120Hz ProMotion 技术与系统的配合接近完美,与很多应用软件的配合也极流畅,可以让用户在操控、观察屏幕内容时获得行云流水一般的体验。
且屏幕色彩表现、亮度自动调节、HDR 高清视频观感也都堪称教科书级别。
所以说“屏幕素质表现”一方面是硬件素质高,另一方面是调校、应用体验好,同一块屏幕在不同厂家的手机上是可以有完全不同表现的。
但即便是如此优秀的屏幕 ——
在暗光场景下长时间使用,你的眼睛也可能会感觉到干涩。
户外亮度表现如此顶级,在户外强光照射下依旧会影响屏幕观感,哪怕只是浏览静态图片。
它远远没有达到“感知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