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三层境界?
2023-07-16 阅读 50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是一种禅宗的表述,用来描述人在修行过程中对于事物的认知和理解的变化。
第一层境界是「看山是山」,指的是初学者对于事物的表面认知。在这个层次上,人们以常规的眼光看待事物,接受表面的现象和外在的形式。对于山,就是看到山的形状、高度、颜色等外在特征,并将其视为山。
第二层境界是「看山不是山」,指的是修行者在深入思考和观察的过程中,对于事物的本质和真相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在这个层次上,人们开始怀疑和质疑表面现象的真实性,意识到事物的形式只是表象,背后可能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和本质。对于山,就是透过山的形式去探索山的本质,思考山的起源、变化和存在的意义。
第三层境界是「看山还是山」,指的是修行者在经历了对事物的深入思考和观察后,重新回到对事物的简单而纯粹的认知。在这个层次上,人们对事物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同时也能够接受和欣赏事物的表面形式。对于山,就是在理解山的本质后,仍然能够欣赏山的美丽和宏伟,同时也能够意识到山的本质超越了表面的形式。
这三个境界代表了人对于事物认知的不同层次和角度,是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经历的心境变化。通过不断的思考和观察,人们可以逐渐超越表面的现象,深入探索事物的本质,并最终回归到对事物的简单而纯粹的认知。
更新于 2023年0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