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栅衍射法测定光波长,有什么原理?
2024-11-26 阅读 13
光栅衍射法是一种利用光栅的衍射现象来测定光波长的方法。当入射光波通过光栅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光波会在光栅的空隙中发生干涉,形成一系列亮暗交替的衍射条纹。这些衍射条纹的间距与光波长有关,通过测量衍射条纹的间距,可以计算出入射光的波长。
根据光栅衍射的公式,衍射条纹的级数与波长之间的关系为:\[ m\lambda = d \sin{\theta} \]
其中,\( m \) 为衍射条纹的级数,\( \lambda \) 为入射光的波长,\( d \) 为光栅常数,\( \theta \) 为入射光线与衍射方向的夹角。
通过测量衍射条纹的级数 \( m \) 和已知的光栅常数 \( d \),可以求解出入射光的波长 \( \lambda \)。这就是利用光栅衍射法测定光波长的基本原理。
更新于 2024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