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小米汽车卖一辆亏3万?

2024-11-19 阅读 15
更新于 2024年11月22日
先上结论:“卖1辆,亏N万”之类说法,肯定是有问题的…
当然,我质疑的点,并非亏多少万这个数值是怎么算出来的…
而是“卖1辆,亏N万”之说会给人造成1种误解,即单车盈亏额度固定,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但实际上,单车盈亏额度是变化的,压根就不可能固定…
众所周知,商品的成本构成,大致可分成“可均摊成本”与“非均摊成本”两大部分:
可均摊成本:无论销量规模大小,该类成本的总支出几乎固定不变,可以说销量规模越大,均摊到单件产品的成本就越低;典型代表为研发成本,可总结为“总成本相对固定,单件成本按量均摊”…非均摊成本:该类成本支出,会随着销量的增加而呈现等比例增加,即卖多少就得用多少;典型代表为原材料成本,可总结为“单件成本相对固定,总成本等比例递增”…假如忽略“可均摊”的前期投入成本,仅计算“非均摊”的原材料成本和制造加工成本,这样算出来的利润叫做“毛利”,是不可能亏本的;假如连“毛利”都亏,那这个项目一开始就没搞头,一点赚钱回本的指望都没有,资本家是压根不会投资的…
实际上,大家讨论1件商品 盈亏与否、利润多寡,更多讨论的是 研发成本、运营成本 之类的“可均摊成本”部分,这也是项目投资的风险所在,即:销量到达期望阈值之前是亏,且卖得越少亏得越多;而销量到达期望阈值之后是赚,且卖得越多赚得越多…
所以说,“卖1辆,亏N万”的说法从商品成本构成的根本逻辑上就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每卖出1辆,能少亏多少万;预计销量达至多少辆能实现盈亏平衡;之后每卖1辆能挣多少万”…
打个比方:某款车型,定价为A万/辆,销量为x辆,则销售额为Ax万;
原材料与生产加工成本是B万/辆,那么卖了B辆就是Bx万,这就叫“非均摊成本”;
研发以及生产线建设之类的前期总投入是C万,这就叫“可均摊成本”;
那么该车型的利润总额为 y = Ax - Bx - C
单车利润为 y/x = A - B - C/x
在以上公式里面,A - B > 0 是肯定能满足的,即“毛利”肯定能赚,否则必定亏钱的买卖没有资本家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