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广州将在全市收购90平以下存量房?

2024-11-19 阅读 8
更新于 2024年11月22日
这哪里是新东西啊,深圳早就搞过了,甚至是萝卜坑,区位要求基础设施完备,交通便利,面积要求在某个特定区间,价格要求,优先选取整栋或整单元未售,感觉就是复制粘贴过来一样。此外还要担心国有资产流失,最后符合条件的你猜能是谁?还是国资,亦或者城投,本质是债务置换,以前国资和城投举债给地方土拍兜底,现在砸到手里债务压力巨大,政府再举债(资金来源可能有政策性贷款),把原来国资城投的债务再接过来,一来一回完成了特色的赤字货币化。想起来一个《亮剑》里面的经典理论:“比如你有一批武器装备,被敌人抢劫了,你应该怎么办?你应该上报损失,过了几天你作战又把这批武器抢回来了,你应该怎么办?你应该上报缴获。同样是一批物资,经过不同人的手,这意义就不一样了。”
回到这个问题,昨天关于广州入户标准也讨论了,房地产周期与我国的地方财税密切相关,仅靠增量税也并不可持续,基本特征是:房地产的增量征税模式与地方开支旁氏结构之间的矛盾。即便未来房地产止跌回稳,你能保证每年再以10%以上的增速卖地吗?除非居民工资突然大幅度增加了,否则过去的土地财税来偿付地方债务(利息)的模式就无法维系,而收储这东西,到时候就看真的能拿出来多少钱吧,还是延续深圳收储的结论:现在地方财税紧张的情况下,可以确定是资源有限,资源有限先救谁?当然是政府可控的内部债务之间的置换,也算另类的化债,政府债务毕竟利率比较低,更何况可能还有还有政策性贷款,而企业端和城投负债的平均利率较高,监管毕竟不像政府负债那么透明,高息债换低息债,企业债转回政府债。
至于福利,未来改造需要钱,基本设施投入也需要钱,管理更是需要钱,当然谁能用,一线城市也还是可以乐观一些,不像有些地方保障房都悄悄卖掉了,毕竟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相对开放的地区,公共支出还是有大概率能惠及新市民、低收入群体,当然一般也限定是户籍人口,我国的户籍城镇化率大概是48%,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约17%,而这17%往往是最缺保障的,打工的可能大概率是享受不到的。
总结起来,收储从供需关系上来看是有利于缓解市场小户型供大于求的现状,但和深圳一样,条件同样苛刻,结合地方财税和现在得房价,我们假设一栋楼,1万平米,就是按照1万一平,一栋楼就得一个亿,广州一万一平的房子估计也不好找吧,政府很难拿出来太多的资源去做这个事情,所以最终成为萝卜坑的或者宣传引导意义的可能性比较大,市场化、法制化原则,在国有资产流失压力下,多做多错,而体系内部则风险小很多。这笔收储钱还不算终点,要向市场出租,政府部门增加改造和基础家具家电投入的预算,以及外包或者自己管理的费用(集体财富管理费用可不是一般的高),即便不计入福利保障性质,完全靠市场化定价,也就1~2%的租售比,如何体现保障二字呢?当然是低于市场价的出租,能覆盖多少成本很难说。
不排除最终很有可能是债务置换,一笔债,之前是国资城投兜底地方土拍,创造土地财税,政府部门再举债把债务接过来,这笔债就会记到公共福利开支里面(给你们花的啊),同样是一批债务,经过不同人的手,这意义就不一样了。
本来不想再搬运过来了,实在是看不下去有些回答;看过的知友请略过。
释放了广州房子真卖不出去的信号(毕竟旁边就是炒房第一城-深圳),广州的国资企业一直在大量低价出售手上的房产。
广州这次“收储”的主体,为市属国资企业:成立于2023年9月1日的广州安居集团。是的,就是和8月份在深圳高调宣布收购65平米以下存量房的深圳安居集团完全相同:
当时深圳安居集团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