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常见的高领毛衣现在都很难找到了,为什么现在大家都不穿毛衣了?

2024-11-19 阅读 15
更新于 2024年11月22日
气候、地理位置、生活环境和室内条件的改善,各种因素造成。结合我自己南北两边生活和工作额经历来说吧~把「高领」和「毛衣」都分析下。
1、地理位置决定穿不穿高领毛衣30岁之前我在不南不北的长江中下游城市生活。什么叫不南不北呢,就是长三角这种冬季漫长湿冷,四季很分明的城市。比如我的家乡南京,除了局部特别小的一块地区比如扬子石化的宿舍区有集体供暖以外,其他地区是没有暖气的。
80后生人,在我小时候,比如幼儿园、小学,很多同学家里是没有空调的——到了初高中,空调才普及起来。一直到我高三毕业,我所在市区4A高中教室里没空调。
这种条件下,基本上所有学生都会穿高领毛衣——因为脖子冷。手上还有半截手套,方便写字儿,就是下图这个东东:
手指都要穿「高领」,别说脖子了!肯定要挡起来,尤其坐窗边的同学,呼呼的风,没有高领毛衣日子确实过不下去。
围巾可以吗?可以,但是带着围巾+衣服穿得多,本来写字儿都不方便,还有同桌在挤。我们那一带孩子多,前后桌的位置都很有限,围巾拖拖拉拉不方便,而且会更加臃肿,累赘太多。
其他工作的室内环境,穿厚点绝对是没毛病。这个时候高领毛衣绝对是不二之选,护着脖子不不漏风,偶尔去一下室外也不会冻得脖子僵硬。尤其是左边这种,又厚又高的领子,还有点扎扎的(粗纺羊毛不可避免)。
等我30+到了北方,来到北京以后发现,高领毛衣这个东西真的好多鱼。就引入第二个原因。
2、室内环境因素北方集中供暖,或者自采暖,家家户户冬季都有暖气。没有的自己装锅炉之类。无论在室内工作环境还是家里,暖气几乎无处不在。一半北京的供暖很难达到东北那种足足的,穿半袖的程度,但是长袖打底衣、针织长袖、薄绒长袖是非常合适的。
如果这个时候穿高领,无论厚薄,都有种勒着慌、很「捂」、容易出汗、不清爽的感觉。还会动不动一身汗...所以半高领的打底衫特别合适。我搜了下几个网红的打底品牌,比如蕉下蕉内ubras猫人之类...下巴+露出一半的脖子是很合适的高度。
不仅仅是领子的高矮,我们能看到材质也发生了很多变化。现在穿毛衣的人都变少了,更多是肌底衣+背心、打底衫+小外套等等的搭配,或者是打底衣+毛衣开衫,最后外面一个大衣/羽绒服。
自从我南京的家里装了地暖,这些年我父母也极少买高领了。空调的普及+冬季制暖效果越来越好,室内的温度和舒适度决定了高领的市场在萎缩。
除了领子的高低,我们看到材质也变化很大,这就延伸到第三点,「毛衣」的市场。
3、穿毛衣的人变少了吗?并不。只是高领+毛衣这个搭配变少了。首先毛衣的概念非常宽泛,但,传统的毛衣一定是含有羊毛成分的毛线纺织城的厚衣服。这一类衣服款式相对比较固定,缺点也非常明显:羊毛成分会起球是必然,不好清洗(打湿很沉,而且容易缩水),污渍难以清洗,干燥的情况下也比较中,并且静电噼里啪啦....必须穿打底,如果做成高领,一定是扎到爆炸所以导致秋衣也特么需要是有点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