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2S-7(M)火炮?

2024-11-19 阅读 10
更新于 2024年11月22日
2S-7(M)火炮,特别是其基础型2S7式自行榴弹炮,是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研制的一种大口径自行榴弹炮,其评价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
一、历史背景与研制历程历史背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的203毫米口径B-4榴弹炮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攻克柏林的战斗中显示了强大的火力性能。二战结束后,苏联仍维持了B-4榴弹炮的生产线,并在此基础上继续研发新型火炮。研制历程:1967年,苏联陆军提出一项自行火炮研制计划,要求研制一种封闭式炮塔的大口径自行火炮。同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美国制造的M107和M110自行火炮表现出色,促使苏联重新调整新型自行火炮的技战术指标。1970年7月,苏联批准了新型自行火炮的开发计划,并将新型自行火炮命名为2S7型自行火炮。1975年,2S7式自行榴弹炮开始交付苏军方面军重炮部队,北约代号为M-1975自行火炮,绰号“芍药”。二、技术特点与性能参数技术特点:火炮系统:2S7式自行榴弹炮采用2A44型59倍径203毫米榴弹炮,炮身上无炮口制退器和抽气装置,采用螺旋式炮闩、弹药抓举系统和分离式弹药设计。炮管寿命450发,炮口最大初速960米/秒。火炮俯仰范围在0度到正60度间,方向射界左右各15度(也有说法为左右各30度),利用液压与电动系统驱动。动力系统:采用履带式装甲底盘,由一台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动力舱紧邻驾驶舱后方,传动系统位于驾驶舱下方。车辆还配备辅助动力单元,在主发动机关闭后,为火炮系统提供动力。最大行驶速度为50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650千米。总体布局:前段为密闭式驾驶舱,车长、驾驶员和两名炮班组员乘坐于此。动力舱后方车体中央段设有第二个乘员舱,可容纳3名炮班组员,故单辆炮车共有7名乘组员。
性能参数:发射榴弹时最大射程37.5千米(也有说法为32.5千米),发射火箭增程弹时最大射程47.5千米(也有说法为48千米)。持续射速2.5发/分钟(基础型2S7最大射速为每分钟1.5至2发),可发射多种常规弹药和核弹。战车全重46.5吨(也有说法为43.6吨),炮全长10.5米,炮全宽3.38米,炮全高3米。
三、战场表现与改进升级战场表现:2S7式自行榴弹炮自1976年服役以来参加了多场局部战争,如阿富汗战争、两次车臣战争、2008年的俄格冲突以及2014年的乌克兰内战。在这些战争中,2S7式自行榴弹炮凭借其远射程和巨大威力,对敌方造成了重大威胁。改进升级:苏联后期推出了2S7自行榴弹炮的改进型2S7M,射速有所提高,炮车载弹量也提高到了8发。俄罗斯在继承2S7自行榴弹炮后,也对其进行了全面升级和改装,提升了应对现代战场信息化的能力。升级后的2S7M自行火炮被称为“量角规”自行火炮,并开始陆续装备俄罗斯陆军炮兵部队。四、综合评价2S-7(M)火炮作为苏联/俄罗斯的一种重要大口径自行榴弹炮,具有以下优点:
口径大、威力强:203毫米的口径使得其能够发射多种常规弹药和核弹,对敌方造成重大威胁。射程远:无论是榴弹还是火箭增程弹,其最大射程都超过了当时许多其他自行榴弹炮。越野性能好:采用履带式装甲底盘,具有良好的越野性能,能够在复杂地形上快速机动。然而,2S-7(M)火炮也存在一些不足:
体积庞大、重量重:这使得其在运输和部署时存在一定困难。射速相对较慢:尽管改进型2S7M提高了射速,但相对于一些现代自行榴弹炮来说仍然较慢。系统落后:随着现代战争节奏的加快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2S-7(M)火炮的一些系统已经跟不上现代战争的需求。因此,俄罗斯也在考虑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现代化升级或逐步替换为更先进的火炮系统。总的来说,2S-7(M)火炮是一种具有强大威力和远射程的大口径自行榴弹炮,在苏联/俄罗斯的军事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随着现代战争的发展,其也需要不断升级和改进以适应新的战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