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打乱四大基本相互作用力的强度,宇宙会如何变化?

2024-11-19 阅读 22

如果四大基本相互作用力的强度被随机打乱,宇宙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些基本相互作用力分别是引力、电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和强相互作用力,它们在宇宙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这些相互作用力的强度被随机改变,可能会导致原子核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从而改变原子、分子的结构。这将对化学反应、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元素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

此外,引力是宇宙中最主要的相互作用力,它决定了天体的运动和结构。如果引力的强度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星系、恒星、行星等天体的运动轨迹发生变化,甚至可能影响整个宇宙的结构和演化。

总的来说,四大基本相互作用力的强度被随机打乱将会对宇宙产生深远的影响,可能会改变宇宙的结构、演化和存在的形式。这样的情况在现实世界中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这些基本相互作用力的强度是宇宙中微观粒子行为的基础,它们之间的平衡和稳定性是宇宙存在的基础。

更新于 2024年11月22日
很久之前看过一篇讲的内容很相关的文章,印象非常深刻:《别样宇宙花亦红》。
根据名字在网上搜到了这篇文章,来自《科学画报》,不过我非常怀疑《Newton科学世界》或《环球科学》上也有与这个非常类似的文章,甚至可能配图更丰富。
目前的理论是,宇宙是大量物质和反物质湮灭后,因为宇宙常数的原因,物质比反物质多那么一点所以留存了下来,形成了物质宇宙。
改这些,宇宙会瞬间湮灭吧。具体怎么湮灭这个过程不好说,结果很容易判定。
别说是随意打乱了,人类中有谁能先将四大基本力之间相互关系理顺就已经封神了。
理顺四大基本力的企图就是大统一理论:
1967年秋,温伯格终于确定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可根据严格的、但自发破缺的规范对称性的思想进行统一的表达。他的理论结果发表在这一年的《物理评论快报》上,题目是“一个轻子的模型”。这是科学上第一个成功的相互作用统一理论。理论中所预言的中间玻色子W和Z,在1983年被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找到。弱电统一理论的成功,肯定了相互作用统一思想的正确性,促使许多科学家进一步去研究把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统一在一起的大统一理论,以及把引力相互作用也统一进去的巨统一理论。强、弱、电磁三种作用统一理论70年代中期,人们进一步提出强、弱、电磁三种作用统一的大统一理论。大统一理论的结论之一是预言质子要衰变,这与实验结果有矛盾。将引力统一到这一图像中之所以如此困难,这是因为引力与其他三种自然力相比极其微弱。不过,在某种意义下,引力和电磁力同样简单和易于处理,因为它只要求一种传达粒子,即无质量的引力子。约翰"马隆著《科学难解之谜》中的一段话说得非常清楚:“在基本粒子层面,引力基本不起作用。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组成的氢原子,靠的不是引力,而是强度更大的电磁力。到底多大呢?大10^40倍。正如法国物理学家和作家蒂阿纳所说:‘如果没有电磁力,仅仅在引力的作用下的话,1个氢原子就将充满整个世界。引力非常微弱,不可能使电子和质子结合的如此紧密.......除非能将引力与其他三种力统一起来,否则就不会存在‘万物理论’,或者大统一理论这类的现代科学的圣杯。——摘自百度百科《大统一理论》本人在此抛砖引玉,用宇宙学方程组来将质量和引力二者与电磁作用联系在一起,从而证明宇宙学红移与引力学红移等价,即所谓的宇宙学红移就是引力红移;再换句话来说:宇宙学红移产生的原因与引力产生的原因相同都是时空弯曲产生的时空效应。
宇宙学方程组:
宇宙是广义相对论时空,剔除可见物质的宇宙时空的质量密度分布遵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引力场方程严格解,可以用以下极坐标函数关系式[1][2][3]来描述:
D(r)=k/4πr²——[1]
t=-r/c——[2]
k=1/2εμG——[3]
其中
D(r)——宇宙剔除可见物质后的真空质量密度函数
r——以宇宙中心点为极坐标原点的极坐标轴上的值,取值范围0至R,R为宇宙视界半径
t——极坐标轴上的单位刻度,t<0,取值范围0至-R/c
k——新宇宙常量,kμεG=1/2
ε——真空介电常量
μ——真空磁导率
G——引力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