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孙颖莎说希望洛奥有更多为她加油的欢呼声?

2024-11-19 阅读 15
更新于 2024年11月22日
早在三年前,知乎评论区就曾有人出于了解尚浅或是带有偏见,对弯道超车的孙颖莎评价在为人处事上过于“圆滑”而因此收获了更多专业人士的认可和一大批外界的人气。而我觉得这个女孩的内在比起“圆滑”更接近“圆融”。
在这个话题上,真正圆滑的人会怎么做呢?顺应大众评价风向顺势切割前来加油的观众粉丝,或多或少能减少相当一部分路人黑粉对她的无端指摘,而爱她的人也不会就此轻易离开。圆融的人,不为迎合外界的评价标准而说话做事,她一直都在做自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裹挟的舆论剖开外衣求本质,表达自我内心认同的价值与善意,而不是奉承看客的评价而施行伪善。
归根结底,仅仅因为球迷多、加油声大而对一方运动员口诛笔伐的逻辑压根站不住脚。如果你说因为比赛没赢而活该落人口舌,那更是唯金牌论的强盗逻辑,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球迷的支持,既无法补足日复一日训练比赛后勤保障的需求,更无法减轻巴黎周期三年每每扛起重任的身心负担,仅仅只是提供精神上的鼓励和一点点前进的动力罢了。很多人觉得孙颖莎的高人气好像给她带来了什么实质性的恩惠,甚至让她比起别的运动员走得更加轻松,这是彻彻底底的因果倒置。
提起巴奥决赛再说回陈梦。能两度加冕奥运女单桂冠,凭借的是技战术准备与厚度,她的抗压来源于对冠军的渴望、东奥后三年相对低谷中打磨出的韧性以及早年从做陪练次主力时起也曾因比赛失利被迫写检讨而从此不断积累出的心性,不完全也绝对不可能是因为看客口中“因为队友加油声更大而随之产生逆反心理最终逆风翻盘”的所谓自我代入式的矫情爽文剧本。对女单决赛的认知至今停留至此的人,既误解了孙颖莎,也不够了解陈梦。
公众人物只言片语便被无限放大断章取义的流量至上时代里,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是简单的,保持独立的思考和自我主体性是相对较难的。
自我感受至上、见风使舵是讨巧的,不被一时情绪裹挟、不辜负每一份真心是可贵的。
在意他者对自己的看法而不断审视修正自我是从来不会在外界评价体系里出错的、且可以通过不断模仿习得,始终秉持自我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是需要勇气、等待时间的沉淀的。先要是这样知行合一的人,才会这样无愧于心地表达。
孙颖莎在靠自己的言行真正践行“向内求索,不拘外物”。至于其余的纷扰,外界的评判,对她来说终究是过眼云烟罢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我自任尔东西南北风。终究,吹尽狂沙始到金,会有源源不断的爱流向自爱的人。
可以不认同孙颖莎高人气的来源,也可以抹杀这个年轻女孩目前已经累积的赫赫功绩,但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要打心眼里赞同这种襟怀与人生智慧。
我就知道今天的采访后,知乎上一定会发起这样的一个问题。
引用微博的一段话:
高配得感+高主体性=可以更坦荡的面对世界。
有些人拿一个采访又妄图逐字逐句审判,但是她就是不跟风批判。
她不需要为了立人设搞什么“主动解散粉丝群”, 因为去孙颖莎主页看,她根本就没有粉丝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