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世家大族是怎么样培养家族里的孩子的?

2024-11-19 阅读 8
更新于 2024年11月21日
推荐一本书——《门阀:隐身于皇权幕后,王朝的真正统治者》
为什么死的是嵇康?(节选)
刘勃
所以嵇康拒绝了山涛举荐自己为官的好意。值得注意的是,对这件事更早的记载,只说'“康答书拒绝”,倒并没有要和山涛绝交;从信的内容看,虽然对山涛说话不大客气,但也到不了绝交的地步。
所以,《与山巨源绝交书》这个后人所拟的篇名,很可能是不准确的。这么处理冲突更强烈,戏剧性更突出,更吸引眼球罢了。无论如何,从这封信里我们所见到的嵇康,真是愤世嫉俗、狷介孤高到极点了。
而体现嵇康性格的最生动的案例,就是《世说新语.简傲》里说,钟会邀集了一批名士去拜访嵇康,嵇康正在大树下打铁,对钟会等人的到来视而不见。直到钟会离去时,嵇康才问道:“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而钟会的应答也足够机敏:“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但关于嵇康的性情,也有完全相反的说法:
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世说新语.德行》)
看来嵇康的涵养深得很,并不是“轻肆直言”的样子当然,嵇康遇害的时候,王戎也才二十多岁,他怎么会和嵇康相交二十年的?所以王戎这话颇有疑点。但这也并非孤证。一来,嵇康喜好老庄之道,而喜怒不形于色确实是符合老庄理想的,二来,嵇康写过一篇《家诫》,教导自己的儿子应该怎样做人,讲的全是一些谨小慎微的道理。鲁迅先生对此解释说,嵇康骨子里对礼法精神很认真,所以并不认为自己的做法对,希望儿子不要像自己。但细读《家诫》,会发现嵇康不是泛泛强调要守规矩,而是说到官场人情,有很深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