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腾讯推出ima.Copilot,AI客户端?

2024-11-19 阅读 27
更新于 2024年11月21日
每个人都希望建立一个自己的知识库,往大了说,用各种笔记工具将阅读过的文章,网页,图片分门别类整理,往小了说,小红书点个收藏,公众号文章发给文件助手,这都是为了建立自己的知识库。
说到底,建立知识库还是源于我们对知识的焦虑,生怕错过什么“有用”的知识,其次是希望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说不定什么时候可以拿来用。
但大多数情况下,“收藏”都是用来吃灰的。
懒或许是一个方面,但更大的问题在于“整理”,不论任何笔记收藏工具,都会面临一个“整理”的难题,比如我最早用的微软Onenote,开始还能分门别类,时间一长,资料一多,先不提onenote联机慢的一笔,就算是本地部署,在海量收藏里查资料,还不如我重新去搜索来得快。
后来有了印象笔记等各种笔记工具,在收藏这方面,变得更加便捷,但这个知识库最终都会变得无比臃肿,无法整理,最后导致放弃。
我有时候想,假如能像图书馆一样,你只管把书丢进去,有许多图书管理员会帮你整理,帮你索引,当你要查什么资料,只要问他们就行,而不用自己费心费力去找。
现在,当AI搜索出现的时候,我的这个小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
最早这个功能,我是在国外的AI搜索产品Perplexity发现的。Perplexity现在已经估值90亿美金,刚发布的时候只是有个AI对话式搜索的功能,可以理解就是个联网版的GPT。
在迭代几次后,Perplexity推出了library功能,就是你每次搜索的结果,都可以丢进你自己的library,这就是我们自己的知识库,我们也不用特意去整理,因为当你想查的时候,Perplexity可以基于你的知识库给你答案,这就像是有了一个效率很高的图书馆管理员。
Perplexity很不错,但还是有问题,一是众所周知的科学上网的门槛,二是要更智能的回答,需要每个月20刀的会员费,也不是一比小钱。
那么国内有没有平替呢?当然是有的。
国内AI搜索我之前介绍过秘塔,最近秘塔也推出了类似Perplexity的知识库功能,但我这次要介绍的是腾讯最近推出的ima.copilot(以下简称ima)
简约是我对ima的第一印象,他现在只有mac和win的桌面版,整个页面只有一个搜索框以及2个按钮,分别是文档解读和智能写作。左边还有2个按钮,一个是知识库,一个是笔记。
和Perplexity和秘塔的逻辑类似,我们通过AI搜索的所有的问答过程都可以被收录到知识库里,同时你也可以上传pdf或word文件到知识库,之后就可以让ima根据知识库来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