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从整个宇宙来看,人类有无可能已经点错了科技树?

2024-11-19 阅读 23

从整个宇宙的角度来看,人类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物种,我们对宇宙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因此,无法确定是否已经点错了科技树。我们目前所掌握的科技可能只是宇宙中无限可能性中的一小部分。未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我们可能会发现新的科技和知识,也许会改变我们对科技树的理解和认识。因此,无法排除人类已经点错科技树的可能性,但也不能完全否定我们所走的科技发展道路。我们应该持开放的心态,不断探索、学习和创新,以期更好地理解宇宙和发展科技。

更新于 2024年11月21日
毫无疑问人类已经点错了科技树,拐点发生在公元前134年。
四千年前的夏商时期,人类已经通过各种探索实践,找到了开发人体潜能的途径。当时的人类已经可以一头撞塌一座山,徒步跟上地球自转的速度,最强者甚至可以用冷兵器击落九颗小行星(NASA的DART算个啥)。虽然当时人体潜能开发还缺乏成熟的理论支持,但实验数据已经积累得非常完善了。
到了文明高度发展的周代,出现了牛顿式的伟大人物,人体潜能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老聃,道德经横空出世,照亮了人类未来发展的道路。在道德经的指导下,经过庄周等人的不懈努力,开启了从人到神进化的路径。
可惜到了西汉时期,出现了一个猛人,董仲舒说服了当时的皇帝,政治干预科学,强行打断了科技发展的势头,从此真正的科学理论渐渐失去了传承。历史变成了传说,传说变成了神话。等到欧洲机械文明逐渐兴起,人类彻底失去了开发自身小宇宙的可能性。
如果科技树没有点错,机械文明对地球生态的破坏完全不可能发生,人类将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向星辰大海不再是梦想,毕竟数千年前一位中国女性已经登上了月球。
可惜。
——————————————————————
好多收藏啊,我想说不点赞的收藏都是耍流氓……
我记得以前有一部科幻小说,说的是外星人乘坐空间穿越机来访,自称是银河系联邦的。人类慌得一批,以为遇上了高等文明,地球即将末日。结果发现外星人的科技除了穿越机,其实废拉不堪。“来访的银河系联邦委员会,他们的信息密密麻麻地记录在厚重的,涂满难以名状气味墨水符号的折页上”,“舱与舱之间的通信依赖于一些有线电话一样的设备或者直接由人员传话”,“唯一称得上计算机的东西,装在一个如四层楼房那般巨大的穿越舱里,里面密密麻麻地布满了笔帽大小的二级和三级晶体管,一个重量以吨计的卷筒,上面布满密密麻麻的孔洞——像是代码,在机器的扁口中吞吞吐吐地运算”,“但是这玩意只是个模型,因为供应这个玩意的电力实在惊人,且需要大量人员维护”,外星人告诉人类,之所以带着这台计算机,因为她是“银河系联邦最伟大的技术结晶”,以向“星系荒芜边缘的文明展示伟大的科技成果”。而穿越机这东西没什么好展示的,银河系各个文明间的交流已经非常普遍,穿越机在银河系各个文明中,是属于非常基础的装备。
人类在研究了穿越机之后 ,发现“穿越机的原理简单得另人发指”,“任何一个有能力初步掌握高中幂函数和二次函数的人,只需花两个小时的时间阅读就能完全掌握这东西背后的原理”,“优秀的数学和物理专家“而人类就如一个搞错了解题思路的中学生一样,用了满满两页草稿纸,各种复杂的函数和复杂公式,去运算一题两步就能推算出来的简易题,而最终陷入死胡同”。然后人类发现,银河系各个文明,除了穿越机,技术最发达的,也就停留在电气时代,而落后的甚至还停留在地球“迈锡尼文明“的科技水平,虽然他们都有穿越机。
于是人类乘坐着自己造的穿越机,带着人类最擅长的战争机器,满银河系愉快地去征服了。
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很难回答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举个例子,在刘慈欣的《山》中出现的外星人,从原始时期就掌握了电磁转换和我们的欧姆定律 却到现在都没有掌握火的使用;
《异星歧途》中的外星人掌握着超空间迁跃却连铁质飞船都造不出来。
科技的发展,和这个种族的生理构造,自然环境,文明的经历是息息相关的。
先不往大了说,开个微小的脑洞,给大象一台托卡马克装置,给麻雀一艘登月飞船,对他们的意义大吗?(大象内心:我觉得还不如给我一把香蕉)同样,文明的生理结构决定了维持文明延续的需要,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明发展的方向。我们作为人类能用火却掌握不了可控式的核聚变 别的文明没准随随便便御使雷霆(种族天赋等等)却连半个子弹都造不出来呢。但是这些文明他们发展错了吗?或者我们发展错了?
所以我认为从现在来看,至少我们发展起来的也都是我们能发展的,我们能繁衍下来,也就证明了至少我们的科技树点的还不算歪。所以在这棵科技树上暂时还不存在点不点错的问题。至少在与类似文明接触之前,我们发展的科技就还没有对错之分。
所以人类是不是点错了科技树,我们以谁为标准来判断呢?我们至今还没有接触过了解过其他文明,也没有与类似的文明进行过碰撞较量,怎么知道我们是不是走错了路呢?
我想我们自己是无法评价的吧。
-------------------
5.30补充…在评论区有许多知友提出了我用科幻作品来举例应该属于想象 说服力不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