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先毫无准备的前提下,极寒末日和高温末日哪种情况人类更难以生存?

2024-11-19 阅读 42
更新于 2024年11月21日
这个话题真的烧脑。深思熟虑后我认为:
高温更难以生存。高温带来的是口渴。带来了动物死亡的腐败,带来了逃跑路径的泥泞。带来了河流更湍急难渡。带来的无衣物遮挡的晒伤,带来了蚊虫更加施虐。
极寒就像是冰箱。保证有水,食物不会腐败。基本上保障了饮食和水。
人御寒可以找到生存的洞穴,可以烧火升温。
当然末日的人,需要外援,也需要自救。自救就是离开原来的环境,转移到宜居的地方。
高温向高山、高原、北方地区
低温向南、向平原、向海边。
高山高原平常的物产并不丰富。面积也较小。
既然是脑洞问题,相对于高温和地表变化,极寒更容易保存食物和水,人类能支撑的可能性更高、时长更长,前提只是短期状态,不然就目前基础粮食储备和能源储备状况,最优解也只能坚持八个月左右,当然了,不排除文艺作品里面常见的舍弃一部分人类,只保留最有可能生存的,有选择性火种计划;忽然想起“五十岁以上出列……”
就题主说的情况,两种情况都是全球降温。
先说第二种,因为这样的事发生过,有的甚至有记载。
七万四千年前,位于现在印尼的多巴超级火山爆发,造出此后一千年全球气温偏低,特别是爆发后几十年内,全球气温下降5--10℃,造成生物大量死亡。
公元536年,爪哇一带喀拉喀托超级火山爆发,声响传到3000公里外的南京,《南史》第七卷梁本纪记载,梁中大通六年,“闰十二月丙午,西南有雷声二。”爆发后,《梁书》记载”雨黄尘如雪,揽之盈掬“,这是火山灰遮蔽大气层的结果。
第二年,山东河北7月大雪纷纷,饥荒引发战乱和瘟疫,三年极寒气温下,南北朝总计失去了1000万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