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中国现代最伟大的事是什么?

2024-11-19 阅读 23
更新于 2024年11月21日
对于我们一家子的极大包容。
我的曾祖父于1935年从政,1944年成为我们县的二等办事员,是kmt身份,一直平稳的干到1949年3月。
为什么是这个时间呢,因为他在江西的儿时朋友给他寄信告诉他大概的形势,并且告诉他只要转向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那边很包容。
当然曾祖父看了之后也是半信半疑举棋不定,于是我们族里长着把人召集在我们的祠堂里好好的讨论了一番,最终决定弃暗投明,说不定还有仕途可走。
就这样曾祖父成了“起义投诚”人员,具有桶蘸价值,然后被召集在一起集体学习了一阵子,就加入party了,后来成了县工商联的常务委员,一直干1967年。
我们那边kmt根底很深,因为老板就是浙江的,所以解放后也没有像东北那样原子化,同样的,白的东西清洗的不深,当时吉列豆蒸主要集中于和还乡团之间,而kmt在解放初期因为政策的缘故,凡是投诚的一律宽松对待,也真心的没有亏待我们。
就这样曾祖父一直干着,反佑没反着,三年没饿着,四清没清着,cr一开始就看清楚形势了,然后直接申请辞职了回农村老家挣工分去了。
曾祖父经常跟我们讲民国和前三十年,他说解放初期对于kmt其实是很宽松的,主要以教育为主,只要你审时度势表表忠心不会有事的,甚至当时还允许来去自由,一直到cr前HK都是两边的跳板。
他还讲当年反佑的事情,实际上本来就是想弄一小部分人,但是大家为了给自己找下属拉垫背,所以不断的搞扩大化,最终人越弄越多,就造成了后来的夸大化,甚至有的单位出现了“全是老佑”的奇怪现象,因为单位领导觉得全单位都是柚子,就等于大家都不是柚子了。
而他所在的工商联实际上底色是白的,因为两边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大家也知道当前是什么样,所以并没有落井下石,也没有“打击一大片,保护一小撮”,很平稳的度过去了。
其实57年被搞着的人在刘先生上台后就开始陆陆续续“摘帽”了,到61年那会实际上基本上都摘帽了,你可以把57那次理解为小型的cr,把61年的摘帽理解为小型的“拨乱反正”。
老人家多次讲到61年的包产到户,他说那会的口号叫“三自一包,三和一少,四大自由”,后来“包产到户”被否定了,但是“自留地”没有被否定,而且“自由市场”也没有被否定。
还有一件我印象很深的事情,就是曾祖父曾经告诉我们1956年的时候,玉米做了秘密报告,这个报告当时下发到各单位去读,当时规定只有十三级以上的才能看,二且必须在封闭的屋子里看,不允许声张,更不允许做笔记。
很多干部听完这个报告直接要疯掉了,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一颗精神的炸弹!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有了57那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