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如何评价中汽中心的「新能源汽车安全珠穆朗玛计划」,相比常规测试是否更加严苛?
2024-11-19 阅读 14
中汽中心的「新能源汽车安全珠穆朗玛计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旨在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水平。相比常规测试,该计划更加严苛,因为它将测试环境设置在珠穆朗玛峰的极端条件下,对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进行全方位的考验。这种严苛的测试可以更好地模拟极端环境下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全面地评估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对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更新于 2024年11月21日
放大镜下的新能源汽车——安全是道必答题10月汽车销售数据出炉。据乘联会统计,10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渗透率达52.9%,连续4个月超过50%。虽然新能源汽车已经实现了渗透率的大幅提升乃至反超,但是由于结构和动力形式的差异性、投入市场的时间较短,用户仍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报以极高的关注。
我们不断做大新能源市场,除了持续提升产品力外,从根本上解决用户对于新能源车的安全性顾虑,也是必经之路。
新能源汽车安全珠穆朗玛计划——中国汽车的安全新高峰
弱者遵循规则,强者制定规则。当今的中国新能源车体量大、技术强,也到了真正从行业标准上引领全球的阶段。而中汽中心发布的珠穆朗玛计划无疑就是其中代表。更科学、更严苛的要求,不仅促进行业的发展,也能从根本上进一步为新能源全面普及进一步助力助推。
新能源汽车安全珠穆朗玛计划是中汽中心基于真实道路交通事故所还原的惨烈工况Top Safety的基础上,再次拔高进化的集大成者,以被动安全为基础,主动、三电、信息、健康和功能安全,全方位覆盖了当前用户端对于新能源车的使用场景担心,堪称新能源安全标准的新高峰。而一款产品若能成功挑战珠穆朗玛计划,则必然能够在新能源安全这个用户心智上占得先机。
敢为行业先,登峰者还看中国制造「红旗」引领性的标准当然激动人心,但是标准需要落地方才有意义。就拿珠穆朗玛计划的“魔鬼四连环”—水中托底、前后夹击、副驾驶侧柱碰和主驾驶侧顶压来说,单独通过任意一项都非常不易,连闯四关的难度更是指数级增加了。但是我们回顾各种事故,这看似魔鬼、不符合常规印象的四种工况,恰恰经常出现在真实环境中,叠加上目前还需要进行特别保护的电池包,这大大增加了安全防护的不确定性,也大大提高了新能源车安全设计的要求。
而最近恰好有这么一台车,完成了连闯四关的壮举。这就是红旗全新中大型豪华纯电SUV——天工08。
在3倍国标涉水+底部刮擦、前后各1.7吨台车夹击、32KM时速撞向副驾头部质心和7630N外力施加于驾驶侧B柱的四种严苛而又硬核的工况的考验下,天工08一“汽”呵成,挑战成功,以实力完成“登峰”壮举。
红旗“登峰”,底气何在?勇攀高峰不仅要有挑战者的勇气,更要有硬实力带来的底气。这就得说到红旗品牌倾力打造的全新模块化纯电天工平台了。“物自天生,工开于人”,以古文之寓意精神,推动当代尖端技术的发展。得益于天工平台一开始就设定的超高安全标准和平台架构层面的顶层设计。
底气一:“9H4M”安全车身架构
车身作为被动安全里面最重要的部分,它的安全性主要看两点:一是用材,二是结构设计。天工08全车架构采用强悍的笼式结构,在车辆的前围横梁、前地板、中通梁、后纵梁以及A柱、B柱、C柱、门槛等多达十二处关键区域均设计了最高2000Mpa的热成型钢结构,车辆侧面采用一体式热成型门环;门槛内设置多腔体抗冲击铝型材,性能稳定,强度高。合理的材料用在合理的位置,辅以前后端多路径吸能结构,有助于在发生碰撞时,车身能够有效吸收撞击能量,避免过度变形,从而减轻对乘员的冲击。这也充分解释了珠穆朗玛计划中前后夹击以及左右主副驾工况下,天工08仍然能够稳如泰山、保护乘客的优异表现。
底气二:强大电池安全设计
新能源车最让人放心不下的莫过于电池系统的安全设计了。不同于“硬碰硬”的车身结构,电池的安全设计需要考虑复杂的物理和化学问题,既有结构安全又有高压安全,还有诸多意料之外的特殊工况,例如珠穆朗玛计划中的水中托底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在水中的外力侵入,就同时需要考虑结构设计、高压策略乃至密封措施。
让我们来看看天工08是如何做的。红旗天工08的电池包设计采用了多重防护措施。在电池包的结构中,车端、电池端及电芯端都设置了多重防线——六面体堡垒防护体系,有效地减少电池包内部电芯的损伤。这首先就从外部防护上加足了盔甲。而电池包内部,以300℃耐高温电芯+区域联防+隔热散热+主动喷淋的一系列措施,自内向外逐步降低热失控可能,在各种恶劣工况下也能拒绝热失控、组织整包无热蔓延,实现整包不起火、不爆炸。另外,BMS系统实现7*24h精准实时监控,可实现2ms高压切断速度的智能熔断技术,极速断电,防止因电池短路而导致的火灾或爆炸,确保安全。所以说,珠穆朗玛计划中水中托底的工况甚至都无法撼动天工08的电池外层盔甲,更不用提内层的破坏与风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