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类的味觉只能识别五种基本味道?

2024-11-19 阅读 21
更新于 2024年11月21日
嗅觉和味觉是化学感受器。
味觉刚开始进化出来是用来趋利避害,而不是享受生活的。
所以味觉对于每个生物来说是有自己的用处的。
兔子、牛羊这样的草食动物,因为吃草,草的能量比较低,它们每天要花很多时间采食,有毒的草又比较多,所以它们非常依赖味觉对植物进行辨别。
所以兔和牛的味蕾和味觉比人类丰富很多。
而人类酸甜苦咸鲜五种基本味觉对于日常食物的辨别来说就够用了。(辣更多的是一种痛觉)
甜:简单暴力,天然环境,甜的往往是碳水化合物吃到甜味猛干就完事。
很多动物都积极地寻找和食用对人类来说尝起来甜的食物。(猫科动物除外)
自然产生的甜味剂包括富含热量的糖,如葡萄糖和蔗糖,这是大脑必不可少的代谢燃料。其他几种与碳水化合物结构无关的天然化合物,味道也很甜。
最常见的是,某些氨基酸:如甘氨酸,尝起来就是甜的。
动物识别葡萄糖、果糖或蔗糖这种热量来源的能力对于进化的意义不需要任何解释。
咸:咸味往往与钠的存在有关,有时还有其他金属离子的存在;在人体中,各种盐刺激着咸味味觉,最有效的刺激物是氯化钠。
阴离子会影响钠盐的咸度,在人类中,可能会增加酸味、苦味甚至甜度。(做甜一点的菜要放点盐,这样可以减少糖的用量。做咸菜加糖同理)
在人类中,许多非钠盐,如KCL,也可以作为盐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