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为什么是1V?它不是直接跟电源连通吗?
2024-11-19 阅读 15
1V代表1伏特,是电压的单位。当我们说某个设备需要1V电压时,意思是这个设备需要1伏特的电压来正常工作。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将设备直接连接到电源以获取所需的电压,但这并不意味着设备需要与电源直接连通。连接设备到电源只是一种提供电压的方式,而1V只是描述所需的电压大小。
更新于 2024年11月21日
题者的电路如下,
题主认为答案U。是10V,正确的答案为什么是1V?
可以这样看,先取掉右边D2支路,如果D1导通则U。=1V。(注意,由于未给出R值,D1可能导通不了,要适当减减小R值)。
现在再接上D2支路,由于U。是1V,而D2下端是4V,故D2导通不了,U。仍为1V。
●设D₂先导通,所以U₀=4v。此时D₁二端电压为U(D₁)=4v-1v=3v,显然D₁为正向偏置,于是D₁接着导通,出现两二极管同时导通,但同时导通仅为暂态。
●当D₁导通后,D₂二端电压转变为U(D₂)=1v-4v=-3v,显然D₂呈反向偏置,迫使它由导通转为截止,最终仅有D₁导通,所以U₀=1v。
●输出端并未与10v电压源直接接通,串联了电阻R。直接连通就成了不同电压的理想电压源并联,不可。理想二极管导通后电流畅流无阻,二极管两端电位处处相等,象流着电流的导线电位处处相等(★短路)。二极管截止后两端电位不等相当于开路(★断路)。
前面薛定谔的猫已经说到了关键,你把那么大个电阻当作直连已经属于疏忽大意了,所有的答案都可从它推导出来。
第一步:根据电压源的理论模型/理想模型,内阻为0,这一点上4V支路和1V支路是一样的;
第二步,过程与逻辑演绎,既然电压源内阻为0,那么两个0欧电阻并联那还是0欧,再与R串联那么回路总电阻为R,那么当10V全部加在R上是什么结果呢?Ud的电压为0、两个二极管反偏截止、不构成电流通路,那么Ud的0电位根本不成立、因为这样的电位会使10V电源没有电流回路、而没有电流回路时相当于R与∞电阻串联、Ud趋向于增长至最高电位,要构成回路到达10V电源的负极、必须克服反向电势才成立,那么接下来就要考虑输入电压是否大于反向电势的问题了。
第三步,图中最小反向电势是1V,那么只要超过该电势即可形成电流回路,由于二极管压降为0、那么此时Ud与反向电势相等、即1V。
第四步,排除增加的可能,那如果R减小会不会导致电流增加、进而使得Ud升高呢?这时就参考第一步提到的理想电压源内阻为0的问题了,根据欧姆定律U=RI可知无论电流多大都不会再增加Ud的电位了、因此将始终保持在克服反向电势的最小电压,因此、此处电压不会随着电流的增加而增加、恒为1V。同时由于该点电位恒为1V因此D2处于反偏截止状态、对电路中其它元件不构成影响。
如Uo=10V,那R上的电流必然为0。
题主认为图中 I_{R}=0I_{R}=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