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是基因自带的吗?它怎么没有进化掉呢?

2024-11-19 阅读 11
更新于 2024年11月21日
人的行为受遗传、后天经历、当前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表现得懒(例如运动不活跃、好逸恶劳、每天长时间睡眠或发呆)所需的生理构造和学习相关行为的容易程度与基因有关。我不认为这适合简写为“懒是基因自带的”,不然你大概还要强调一下“勤快也是基因自带的”。
对于“没有进化掉”,可以估计,一定程度的懒在种群层面上可能是无害或有利的。
“特别懒”的可遗传性状可能很容易消失,你可以考虑“懒得吃饭、懒得喝水、懒得交配”之类。无论如何,要用自然选择排除人的一种性状,你首先要证明该性状在人的架构范围内可改动(例如“人被砍掉头就会死,怎么没演化成砍了马上又长一个头”不适合作为讨论对象)、该性状可以稳定遗传(最好是由特定的一个或若干基因决定)。在此基础上,为了让一种性状有概率被自然选择排除,你需要它导致携带着它的古人类个体在生态选择中生存力低下、难以找到配偶、难以产生后代、后代的生存力低下之类,或是干脆运气不好而死光光。为了值得问“为什么”,这性状带来的劣势必须大到一定程度,以至于你觉得“视为中性性状、偶然地延续下来”不适合作为解释。
显然,大部分人能表现出的“懒”没有达到这样的地步。而且,搞不好这还是个有利性状的一部分哩~
堪萨斯大学的 Luke Strotz 等研究人员考察了过去五百万年间灭绝的软体动物的代谢率,发现代谢率低的物种比代谢率高的物种灭绝的概率更低。高代谢率可以作为很好的灭绝预测因素,尤其是那些栖息地较为受限的物种。
作者说,这项研究显示懒惰是一种高效的生存策略,无论是对个体、物种或是生物群落而言。用软体动物来研究“新陈代谢速率对灭绝率的影响”是因为目前科学家在这方面有大量可用的数据。参与相关研究的科学家称“长期来看,动物最好的演化策略或许就是保持慵懒的状态,这种慵懒指的是较低的代谢率,这样生物更容易存活下来”“相比于‘适者生存’,更合适的说法或许是‘懒者生存’”。
古人类的生活方式在你看来可能就很懒。
全球现存的狩猎采集人口约数十万,对他们进行的研究可以反映在贫瘠地区生活的远古狩猎采集者的文化,而难以反映在富饶地区生活的巨大规模的远古狩猎采集人群。即便如此,你看看东非卡拉哈里沙漠那样荒凉的地方现存的狩猎采集者每三天打猎一次、每天采集 3~6 小时就可以养活整个部落,便可以想象他们的生活是多么的闲散。远古狩猎采集者经常一天睡眠两次;一些现代狩猎采集部落的人闲到白天都能睡上五到八小时,估计在古代也是如此。你也可以参照人以外的狩猎动物,例如:
看起来,人们出于对身体劳累、关节疼痛、满身大汗的厌烦,发明了杠杆、轮轴、轮子、滑轮、斜面、楔子、螺旋、齿轮、弹簧,或曰刚性连接、柔性连接、旋转连接、滑动连接、凸轮连接、齿轮连接,以及它们组成的一切。